"中华英烈网"

【湖南】赵云霄烈士1929年在狱中给女儿写下绝笔信

2021-05-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分享: 0

赵云霄烈士1929年在狱中给女儿写下绝笔信——

“小宝贝,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

赵云霄烈士给女儿留下的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

5月17日,湖南省株洲市的一栋居民楼里,76岁的陈树勋戴上老花镜,手捧一张泛黄的照片,一字一句读着。照片翻拍了一封信,正是赵云霄牺牲前写给在狱中降生的女儿的。信没读完,陈树勋泣不成声,再也读不下去了。

陈树勋是赵云霄的丈夫陈觉的侄子,他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两位早逝的烈士。1959年,国家征集革命文物,他流着泪将赵云霄和陈觉在狱中写下的两封遗书,交给政府。当时,工作人员将遗书拍成照片,留给了陈树勋。这些照片,他珍藏至今。

“云霄妈妈是河北人,家住阜平县。”陈树勋断断续续回忆说,“她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在那里和父亲陈觉相知、相恋、结为夫妻。”

陈树勋珍藏的一张赵云霄肖像照中,她眉眼温顺,嘴角含着浅浅笑意,恬静的脸庞上是一双好看的杏眼,鼻梁不算高挺却有股英气——典型的北方姑娘模样。

摩挲着照片,陈树勋缓缓地说:“父亲和云霄妈妈先后被捕,被处以死刑,云霄妈妈因当时怀有身孕,被延期5个月执刑。在狱中,他们留下两封绝笔信,一封是父亲写给云霄妈妈的,另一封,就是云霄妈妈写给启明姐姐的。”

这是怎样的一封信啊!句句带血,行行含泪。短短600余字,赵云霄却深情呼唤女儿“小宝宝”“小宝贝”10余次。

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这个柔弱的女子、年轻的母亲舍得丢下尚在襁褓中的女儿?5月18日,我们前往株洲市区50多公里之外的醴陵寻找答案。那里是赵云霄和陈觉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是陈觉的家乡。

“1927年,他们一起回国参加革命,被党组织派往湖南,在醴陵创办小型兵工厂,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还指导了醴陵年关暴动。”雨中,车子慢速行驶在乡间公路上,执意陪同我们采访的陈树勋一路讲述着。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停在泗汾镇陈家垅村村头,一方矮矮的土坡上,一座圆形墓冢被环绕在葱茏的草木中,墓碑上端镶着赵云霄和陈觉的照片。

赵云霄烈士(左)和陈觉烈士肖像

十几年前,陈树勋将陈觉的棺椁从旧址迁出,跟赵云霄生前用过的一个皮箱合葬在了一起。这对革命伉俪,以这样特殊的方式“重逢”了。

“当年祖父接到云霄妈妈牺牲的消息时,比刑期晚了一二十天,等他赶到长沙时,云霄妈妈的遗体已经找不到了。”陈树勋轻轻擦拭着墓碑上的雨水,流着泪说。

“其实,云霄妈妈只要在脱党书上签名,就可以从监狱出来。”陈树勋说,当年祖父想方设法营救儿子和儿媳,但敌人开出的条件是,要他们签一份同意脱党的悔过书。

“祖父跑到监狱苦苦相劝,可他们毅然决然拒绝了,俩人都不愿意背叛信仰来换取自由。”陈树勋叹了一口气说,“最后,祖父只是从监狱里接出了他们的孩子和仅有的几件遗物。”

小启明呢?有没有像赵云霄期待的那样,好好长大成人?这个问题让陈树勋沉默了,良久,他才慢慢说道:“体弱多病的启明姐姐被接回家后,在11个多月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夭折了。”听到这儿,我们都流泪了。

醴陵市烈士陵园里一幅纪念赵云霄的油画,还原了她临刑前的场景: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赵云霄把女儿紧紧搂在胸前,喂过最后一次奶,她轻轻放下小宝宝,擦干泪水,镇定地走向刑场……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

徘徊在长沙市人民西路旁的一条深巷里,记者试图寻找赵云霄生前最后的生命轨迹。

90多年过去了,当年关押她的长沙陆军监狱署,几经变迁,如今已变成长沙市粮食局幼儿园。来到这里时,正赶上放学,可爱的孩子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笑着闹着从我们面前走过。

返冀途中,记者心潮起伏。赵云霄在信中说,“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可实际上,她从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能回到家乡。让我们替她到家乡看一看。

航拍阜平县阜东新区

阜东新区是阜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安置搬迁人口1.3万余人。

5月20日,阜平县南街绿荫如盖。行走在幽静的街道上,绕过一棵千年古树,再往前走100多米,就到了赵家胡同。赵云霄在这里出生、长大,也是在这里走上革命之路。

“当年姑姑是城里数一数二的进步青年,她组织同学宣传进步思想,动员妇女放足、剪发,在家乡产生了很大影响。”赵云霄的侄女赵宗宴告诉记者。

如今的赵家胡同,早已不见当年模样,一栋栋二层小楼拔地而起,胡同另一头的街上车水马龙,沿街的商铺鳞次栉比。

“近年来,阜平的变化太大了。”居住在赵家胡同的个体户杨卫星快人快语,烈士的精神激励着家乡人民奔向更好的生活,“去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如今县里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业,咱也正盘算着把自家的烧饼铺开到景区,现在游客越来越多,特产肯定不愁卖。”

距离县城不远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赵云霄和陈觉的两封绝笔信,参观的人们总会在这里长时间驻足凝视。

再读这些血泪凝成的文字,记者发现,陈觉的信中早就对他们的抉择作出了清晰的解释:“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来源:河北新闻网

网编:杜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