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广东】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2021-09-30 来源:《强音》杂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回顾英雄事迹,深情缅怀英烈,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广州是木棉花开的英雄之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底蕴。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强音》就此采访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主任汪文莉。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强音》:红色资源是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作为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尤其是讲好英雄烈士的“广州故事”方面作了哪些探索?

汪文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教育功能,成为承载重大纪念活动的重要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是致敬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着力队伍建设,讲好英烈故事。首先,优化陵园讲解员队伍,提升讲解服务水平。2021年共为857个团队,32195人次提供讲解服务。

其次,壮大红色小宣讲员队伍,利用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常态化志愿者招募,共60名学生进行志愿讲解102场次。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童心爱党 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小宣讲员大赛

再次,组建烈士后人宣讲队伍。开展“寻找广州起义烈士后人”系列活动,广泛征集烈士后人线索及有关文物史料。发动烈士后人组成宣讲队伍,宣传革命先烈感人事迹。现已找到134位烈士后人,完成6集烈士后人访谈回忆录的录制。根据发掘的资料,形成一套《追忆广州起义·赓续红色血脉——寻访广州起义遗迹》主题画册,举办《为了民族复兴——广州百年英烈事迹展》和《革命人永远年轻——广州起义部分英烈主题展》,不断扩大广州起义的社会影响力。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追忆广州起义·赓续红色血脉”——寻访广州起义遗迹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包括探索体验式青少年红色教育、开展红色故事沉浸式宣讲、打造互动式线上教育平台等。尤其是运用VR智能导览、抖音自媒体等信息技术和传播路径,为青少年线上学党史提供丰富红色文化菜品,参与人数达75万余人次。

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建强宣传阵地,更新道旗、宣传栏等,制作庆祝建党100周年景观小品,在主干道设置宣传展板。提升服务保障,规范烈士公祭、开展敬献花篮和纪念活动仪式流程,精心设计4条红色宣讲路线,贴心提供预约讲解等。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举办2021年“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

《强音》:近年来,网络上不时出现一些肆意“抹黑”英雄、亵渎英烈的行为,您如何看待这种行为?您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维护英烈尊严和合法权益,在全社会树立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风尚?

汪文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数的英雄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不畏艰险、舍生取义、流血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彪炳史册、永世长存,他们的英雄事迹是国家永恒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有些人在网络等公共场合公开对英雄烈士进行诋毁、丑化、贬损、质疑和否定,这些从表面上看是对英雄烈士的诋毁、抹黑和否定,实际上是企图通过否定英雄烈士来否定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历史,否定英雄烈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否定英雄烈士身上所承载的红色基因,最终是要搞乱人民的思想,动摇人民的理想信念,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可谓用心险恶。

这些行为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追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对于肆意“抹黑”英雄、亵渎英烈的行为,应当“零容忍”,要以法律武器向亵渎英烈的行为亮剑。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春暖花开 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听巾帼英雄故事”活动

近年来,国家对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事件重拳出击,也展现了对英烈尊严和名誉保护的决心,彰显了对“抹黑”英雄、亵渎英烈行为“零容忍”、必追责的态度,表明捍卫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

我们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积极利用多种形式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情感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

通过园内宣传阵地、自媒体平台等开展“一法一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英雄烈士事迹的宣传,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用烈士精神品质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采取瞻仰纪念设施、举办专题展览等,引导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英雄烈士精神,自觉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模范践行者。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学生驻足观看国防主题展览

尤其是自“一法一条例”颁布以来,我们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依法加强管理,完善英雄烈士祭扫礼仪规范,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维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组织开展英雄烈士纪念活动,积极履行褒扬英雄烈士和传承红色基因的职责。

《强音》:《广州市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红色文化与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一起打造成为广州的四大文化品牌,推进广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请您结合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探索?

汪文莉: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广州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红色资源丰富。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以打造“红色典范”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深挖精髓要义,优化资源整合,深化技术应用,保护开发并举,着力发挥功能,创新打造羊城红色文化名片。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广州起义纪念碑

一是发挥纪念功能,打造弘扬烈士精神主阵地。结合疫情防控,推广“云祭扫”“云讲解”和“云展览”,为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线上学党史提供丰富内容;圆满完成省、市“9·30”公祭烈士活动、省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纪念叶剑英同志周年活动、纪念广州起义系列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发挥教育功能,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新建党员阵地和未成年人活动室,发掘拓展烈士精神内涵,优化展陈内容,策划主题展览。依托“四史”教育,丰富载体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青少年教育,与学校合作开发《踏着先烈的足迹》思政研学课程,共同举办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教育活动,弘扬红色文化。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传承英烈精神

“颂英烈 学党史 跟党走”宣讲活动走进校园

三是发挥双拥功能,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新平台。2020年5月加挂广州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牌子,紧紧围绕习近平强军思想,依托陵园现有基础,开展丰富多样的军地双拥共建共育活动,增建国防教育主题长廊、“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浮雕墙、新时代强军思想主题艺术装置等景点。借助专业力量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介“广州起义红色之旅”精品线路,让红色地标成为具有广州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阵地。


采访手记

走进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陵墓大道两旁绿草如茵、翠柏挺立,墓道北端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雄伟高耸、庄严肃穆。

对汪文莉主任的采访,是在参观陵园的过程中进行的。访谈中,不时可以看到前来祭奠和缅怀革命先烈的市民、游客。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崇尚英雄 缅怀先烈——贯彻落实烈士褒扬条例”……系列宣传“一法一条例”的展板,散布在陵园走道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红花岗上放红花,血迹未干映彩霞。”朱德同志的题诗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94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武装起义。回顾这段光辉历史,汪文莉主任充满了对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自豪与热爱,对牺牲的革命先辈们的深深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做好英烈保护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英烈保护法,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英雄烈士的尊崇和缅怀。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3年多来,这部法律落地情况如何?值得全社会关注。

7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带队对广州市实施“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8月30日至31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石奇珠充分肯定了广州市英雄烈士保护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采访中,汪文莉主任多次谈到陵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市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唱歌、跳舞活动带来的噪音问题。一方面,英雄烈士保护法和烈士褒扬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与纪念烈士无关的活动”;另一方面,部分市民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类似文娱活动“禁而不止”,成为管理难题。

这其实是当前国内不少烈士陵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这种“禁而不止”现象说明,加强英烈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比如,在禁止市民群众在烈士陵园唱歌、跳舞的同时,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市民群众开展相关文娱活动提供更多适当的场地。这样既能让英烈安息,又能解决市民群众的文娱和健身需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实现法律实施与市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平衡,考验政府职能部门的智慧。

在切实解决英烈保护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凝聚起崇尚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强大正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全社会树立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风尚,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强音》杂志

网编: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