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广西】广西南宁: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之旅

2025-02-21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少年志愿者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身着红军装,化身为朝气蓬勃的“小红军”,踏入林景云烈士故居,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之旅。在这里,他们与烈士后人面对面,聆听那些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让红色精神在交流中延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聆听红色往昔,传承先辈风骨

小记者们一踏入故居,便被林景云夫妇的雕像吸引。雕像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为革命事业奔波忙碌的身影。林景云烈士的长孙女林宝霞女士和小孙女黄宝珠女士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们,并为他们讲述先辈的革命历程。

林景云于1902年出生在缸瓦窑村,自幼便怀揣着远大志向。1921年,他考入广西省立一中,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担当。随后,他进入黄埔军校广西分校深造,成为南宁早期共产党员之一,从此全身心投入共产主义事业,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

林奶奶讲述时,声音激昂,满怀对先辈的敬仰:“外公为了革命,毫不犹豫地捐出了全部家产,连如盛号商船都献给了共产党,为龙州起义和百色起义提供了有力支持。”她还与小记者们积极互动:“你们知道邕江往上左江是哪里吗?”“龙州!”小记者们踊跃回答,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好奇与渴望。在一问一答间,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热血激昂的革命年代。

谈及1930年3月22日,林奶奶神情悲痛又庄重。那天,林景云在掩护大部队撤离时,弹尽粮绝后重伤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他坚贞不屈,高呼“红八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8岁。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小记者们深受触动,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剖析关键战役,彰显英雄伟绩

小记者们紧紧围坐在林奶奶身旁,眼中满是求知欲。小记者梁凯急切地说:“林奶奶,快讲讲外公打仗时的厉害事迹!”

林奶奶微笑点头,缓缓道:“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外公被迫转入地下,回到缸瓦窑村。凭借对军事形势的敏锐洞察,他深知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她看向小记者,“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召集大家的吗?”

“挨家挨户劝说?”小记者王瑚杰试探着回答。

“没错!”林奶奶赞许道,“他挨家走访,耐心地向乡亲们讲解革命道理,深入分析当时严峻的军事局势,让大家明白只有团结起来抗争,才能推翻反动统治,过上好日子。就这样,他迅速拉起了一支农民武装队伍。”

“那后来呢?”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追问。

“1930年2月,外公参加龙州起义,担任红八军第二纵队一营政治指导员。同年3月20日,敌人突袭龙州,当时敌众我寡,敌人装备精良,配备先进的火炮和轻重机枪,而我方红军战士大多仅有简陋的步枪和少量弹药。”林奶奶神情严肃,“外公带领300多名战士奋起抵抗。他迅速冷静地分析战场形势,运用‘多点分散、交叉火力’的战术,将部队分散到各个关键据点,利用地形优势,精心设置交叉火力网。通过不同据点的火力交叉覆盖,使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陷入密集的火力打击之下。凭借这一战术,红军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坚守近3小时,成功弥补了我方装备上的巨大劣势。”

“哇,太厉害了!”小记者们不禁惊叹。

“还有更令人敬佩的。”林奶奶接着说,“大部队转移时,外公主动请缨留下殿后,和35名战士组成敢死队。在凭祥阻击战中,战斗异常惨烈,敌人凭借优势兵力和强大火力疯狂进攻。最后,阵地上仅剩下外公和卫士排长两人。外公当机立断,烧毁机要文件,防止机密落入敌手,随后把5块大洋交给排长,说‘3块你当路费,2块替我交党费’。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战友的安全和对党的忠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守护历史见证,传承红色记忆

走进故居,面对墙上的老照片和屋内的老物件,黄宝珠奶奶说:“我们在后院打造了仿旧景观,高度还原当年的生活场景和战斗环境,让大家能更真切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谈及文物,黄奶奶介绍:“我们在遗址发掘出大量文物,并向相关机构捐赠了30件/套,其中9件/套为三级文物。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捐出去呢?”小记者梁凯回答,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她点头肯定:“对,这些文物能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林景云烈士的革命生涯,传承红色基因。”

说到故居修缮,黄奶奶自豪地问:“我们自筹资金修缮故居,严格按照老样子修复,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小记者梁凯回答,是想留住过去,她肯定后接着说:“我们还将百年陶瓷精心展示在故居周围。不过,由于故居保存条件有限,很多老物件被捐给博物馆,以便在更专业的环境中发挥它们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那段革命历史。”

据了解,林景云烈士仅育有独生女儿林洁珍,为延续烈士血脉,林洁珍之女林宝霞随母姓,林景云的外孙女黄宝珠则随父姓。林景云为共产主义事业倾尽全力,其英勇事迹激励无数人。在他的家族里,还有一位令人敬仰的巾帼英雄——他的妹妹,新中国首位女空军飞行员。新中国成立初期,空军建设困难重重,林景云的妹妹毅然投身其中,凭借顽强意志与精湛飞行技术,在蓝天留下奋斗轨迹,为新中国空军发展添砖加瓦。如今,林景云烈士的后人在故居传承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发展拼搏。林景云故居已成为重要的红色研培基地与旅游景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缅怀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感慨:“带孩子听林奶奶讲故事,就是想让他们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要让红色精神在孩子心中深深扎根。”

南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文化部负责人表示,林景云故居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承载着红色基因。青少年在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红色精神也将在他们心中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国防安全防线而拼搏奋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在林景云烈士故居开展过教育学习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单位已达2000多个,参加学习活动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团员和各界人士共约50万人。(文/杨俊霆、陈俊宏、潘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