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了,我们一家人从未放弃寻找四伯。如今四伯找到了,他的牺牲和奉献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铭记,感谢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让我们找到了四伯!”面对镜头,来自重庆市梁平区的74岁莫洪文难掩声音中的激动。这场跨越数十年、上千公里的阔别,如今终于迎来了“重逢”。
3月28日上午,在山东泰安宁阳烈士陵园,泰安“为烈士寻亲·慈善在行动”烈士安葬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举行。孟宪海、李人高、张守山、莫青河、刘俊发5位烈士在宁阳县烈士遗骸DNA鉴定寻亲工作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亲人,烈士家属多年未了的夙愿也得以实现。
在庄重低沉的音乐声中,众人脱帽默哀、敬献鲜花,向当年保家卫国的英烈献上由衷的怀念与敬意。莫青河烈士出生于重庆市梁平区石安镇,1948年7月在宁阳县磁窑追歼战中牺牲。“以前听父亲提到四伯,说他性格天不怕地不怕,很有胆量,爱打抱不平……”莫洪文不停描述脑海中关于四伯的记忆。
在当年那场激烈的战斗,李永才的爷爷李人高烈士也参与其中。李永才的老家在烟台栖霞桃村镇,自幼便听父亲讲爷爷当年参军打仗的故事,之后更是在爷爷事迹的激励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几十年来寻找未果,成了困扰全家人的心病,也是父亲弥留之际最大的遗憾。”李永才说,如今心病得以解决,他会永远珍藏爷爷的这份荣光,传承这份担当,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泰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永成介绍,近年来,泰安市持续开展“致敬英雄:为烈士寻亲,给英雄画像,讲英烈故事”行动,先后为129位烈士找到亲人,为255位英雄画像。2023年以来,泰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民政局、泰安市慈善总会推出“泰安:为烈士寻亲,慈善在行动”项目,通过烈士遗骸DNA鉴定,积极推进无名烈士寻亲工作,目前共为10位无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宁阳作为“红色精神”浓厚之地,近年来积极开展烈士寻亲行动,建立烈士信息数字档案库,先后收录1300位烈士珍贵个人信息,并与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等机构展开合作,构建起以遗骸收集、检材测序、家系排查、确定指向、找寻亲属、信息比对、烈士确认为核心的烈士寻亲流程。目前,已为全县211名散葬无名烈士进行了集中迁移安葬,对157具无名烈士遗骸进行抢救性发掘。
此次烈士寻亲活动也得到相关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我们将加强与宁阳县及其他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利用DNA技术助力寻亲方面,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让更多人关注烈士寻亲工作。”重庆市梁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梁平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伍俊说。
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未来,泰安将持续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英雄、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擦亮泰安“英雄城市”名片,凝聚起全社会建功新时代的奋进力量。(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