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陕西】陕西西安临潼区:英烈荣归聚忠魂 红色基因永赓续

2025-04-17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

“让烈士归队,是对英雄的告慰,更是对历史的铭记!”清明节前夕,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最高礼遇举行零散烈士迁葬仪式,36位英烈忠魂迁葬至新建成的英烈纪念园。60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齐聚骊山脚下,用庄严的仪式、深情的祭奠,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雄致敬,让红色基因在这片热土永续传承。

最高礼遇,跨越时空的“归队”

清晨的临潼殡仪馆内,礼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将覆盖党旗与国旗的烈士棺椁缓缓捧出。护送车队悬挂“一腔赤诚护山河,万众同心祭英魂”标语,在警车引导下驶向英烈纪念园。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600余人齐唱国歌,声震云霄。临潼区相关领导宣读祭文:“骊山毓秀,渭水钟灵……先烈精神如璀璨星辰,永耀临潼!”默哀时,时间仿佛凝固,唯有春风拂过松柏的低吟,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礼兵手捧烈士骨灰,庄重安葬于纪念园。临潼区领导整理花篮缎带,各界代表依次瞻仰镌刻297名烈士英名的纪念碑,并在墓前敬献白菊。“每一步都饱含敬意,每一束花都寄托思念。”一名退役军人感慨道。

忠魂不朽,烽火岁月与时代担当

“此次迁葬的36位烈士,牺牲于不同历史时期,抗战烽火中,他们用血肉捍卫民族尊严;建设征程里,他们以生命浇筑国家富强;危急时刻,他们为守护人民献出一切。”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动情地讲述。

烈属姚彩霞在父亲姚定一墓前含泪说:“今天父亲和战友‘团聚,我们既欣慰又自豪!他的牺牲被铭记,精神将永远传承。”这番话道出所有烈属心声,也揭示了迁葬的深远意义:英雄不应孤单,历史必须被看见。

传承之光,线上祭扫与“五进”宣讲

为赓续红色血脉,临潼区同步发起“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线上祭扫活动。民众可通过平台了解烈士事迹,并进行献花、点烛、祭酒。仅数日,近万人参与,“指尖致敬”让英烈精神跨越时空。“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也将走进校园、社区、企业,让红色记忆融入城市血脉。“烈士的姓名不应只是石碑上的刻痕,而应是激励后人的火种。”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强调。

青春誓言,一堂生动的爱国课

安葬仪式现场,西安科技大学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为烈士扫墓,36名少先队员献上白菊。“烈士与我们同龄,却为国牺牲。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一名大学生代表哽咽道。

“散葬烈士集中迁葬,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将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让这里成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的红色阵地。

这场“归队”仪式,不仅让英灵安息,更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临潼区以行动诠释:铭记,是最好的致敬;传承,是最深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