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79年!终于找到了!

2020-06-08 来源:广州日报

没有相片,没有线索

只有一个名字、一张烈士证

三代人,跨越79年

终于找到抗战时期牺牲的亲人

舅公参加抗战牺牲

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江苏南京市民任明明,从她记事开始,舅公张璋保的名字,一直伴随着她。

由于父母去世很早,张璋保由姐姐、也就是任明明的外婆带大,姐弟两人感情极深。任明明回忆说,外婆在世的时候,只要闲下来,就会看舅公的烈士证,念叨“这个人是你的舅公。”

1941年,新四军在常州一带抗日,那年春天,张璋保告别家人加入新四军。

张璋保参军后不久,在侵华日军的一次“扫荡”中不幸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张璋保没有屈服,壮烈牺牲。那年,他只有28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因为战乱,张璋保的遗骨无人收殓,多年之后,家人才辗转从部队得知他牺牲的消息,1960年,一张烈士证送到了家中。

“外婆心里的痛,我们当时体会不到。”但随着任明明年龄的增长,越发体会到外婆的伤心难过,因为没有舅公的照片,外婆特别怕自己会忘掉弟弟的模样。

三代人接力寻找

终于找到烈士下落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任明明的外婆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去世前的一两年里,老人经常念叨“有证就有墓”,即便里面什么都没有,她也想找到张璋保所在的陵园,并为他画一张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带着遗憾,任明明的外婆去世了,但后人们一直记着老人的心愿。为了找到张璋保,一家人不分老少齐上阵。舅舅70岁那年,还骑着摩托车,带着舅妈到处打听……遗憾的是,直到任明明的母亲、舅舅相继去世,寻找张璋保的心愿依然没有达成。

于是,任明明再次接力,开始寻找舅公张璋保。

从一本偶然获得的录有江苏烈士陵园名录的书里,她找到了线索。经过咨询,在常州市武进区烈士陵园,任明明终于找到了张璋保的名字。

三代人的牵挂,几十年的寻找,终于得偿所愿。

任明明把外婆、舅舅、母亲,和全家人的惦念带给了舅公。

“神笔警探”相助

烈士终于有了画像

舅公所在的烈士陵园找到了,但外婆的心愿只完成了一半。如何为舅公画一幅像呢?任明明想到了在电视上看过的林宇辉警官。

林宇辉退休前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最擅长模拟画像。两年前,他还立下心愿,要为100名烈士免费画像,现在已经完成了30多幅画作。

今年4月初,任明明与林宇辉取得了联系。他一口答应了帮忙画像。

但没有照片怎么画像呢?所幸,任明明保留着外婆和舅舅的多张照片。她还记得外婆常常说起,舅舅和舅公长得很像。

根据家人说的面部五官特征,再参照张璋保姐姐、外甥的照片,进行十几遍分析推理,林宇辉完成了画像。

任明明拿到林宇辉画出的初稿。家人之间的那种熟悉感,让她一眼认定,这就是自己的舅公。

经过进一步修改、上色,张璋保烈士的容貌栩栩如生。陵园表示,将尽快把他的画像置于英烈墙上……三代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来源:广州日报

网络编辑:致敬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须知:“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正在征集中,投稿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议将邮件主题命名为“作品标题+投稿人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yingliewang@vip.sina.com,详情请点击“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