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追寻抗战记忆】致敬!那些感天动地的抗战英雄

2020-08-31 来源:求是网
分享: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回望英雄们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事迹,学习英雄、捍卫英雄,从中汲取前行的强大动力。

杨靖宇:头颅可断志不可摇

杨靖宇像。新华社发

杨靖宇像。新华社发

密林深处,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临危不惧,面对逼近的日伪军他双手握枪,左右射击,他那方正刚毅的脸上显出坚定的神情,重眉下的大眼闪射着愤怒的火焰,他把满腔仇恨凝聚在枪口上,给敌人以有力的回击。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

1939年冬,日军调集守备队、森林警察、铁路警护队等十余万人,在长白山地区进行“拉网”“大讨伐”抗日队伍。同时,又在农村推行“保甲制”“连坐法”和烧房并屯等政策,隔断人民群众与抗日联军的联系。杨靖宇率领部队在林海雪原与敌人艰苦周旋。敌人不仅实行经济封锁,还以万元悬赏杨靖宇的头颅,派人诱降。

面对诱降,杨靖宇激昂地说:“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日寇威胁利诱的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败类。

1940年2月,杨靖宇和战友们在转战中陷入日军的包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萬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左权:愿拼热血卫吾华

左权像。新华社发

左权像。新华社发

在湖南醴陵市,有一条“左权路”贯穿城区。每每走在这条路上,人们不禁会想起已牺牲70多年的左权将军。

左权,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二总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威震敌后。

1937年9月18日,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给叔父的家信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艰难彰显精神、苦战带来希望,只要坚持战斗、百折不挠,最后胜利终将属于中国。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左权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周恩来称他为“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并赋诗悼念:“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李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李林像。新华社发

李林像。新华社发

在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烈士陵园,矗立着一尊跃马提枪、飒爽英姿的塑像。她就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李林。

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殉国。

马本斋:把一切献给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马本斋像。新华社发

马本斋像。新华社发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马本斋在革命斗争中深深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长期艰苦作战,马本斋身患重病。1944年1月,在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前,他抱病作了最后一次动员报告,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

赵伊坪: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赵伊坪像。新华社发

赵伊坪像。新华社发

血染黄沙誓要中华得解放,烈火永生待我九州尽欢颜”,这是悬挂在赵伊坪故居门口的对联。

赵伊坪,原名赵廉越,1910年生于河南郾城。1925年经彭雪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底,赵伊坪到中共鲁西北特委工作。

1939年3月,中共鲁西区委领导机关随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由冠县、馆陶地区向东挺进。5日清晨,在茌平琉璃寺一带与日军遭遇。

激战至傍晚,赵伊坪多处中弹负伤坠马,落入日军魔掌。日军把他绑在树上,用皮鞭抽、刺刀戳……面对凶残的敌人,赵伊坪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痛斥日本侵略军的野蛮侵华暴行:“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日军恼羞成怒,残忍地将他全身浇上汽油,放火点燃。烈焰中,赵伊坪用尽最后的气力高呼:“打倒狗日本鬼子!中国共产党万岁!”残暴的日军又举起刺刀,捅进他的嘴里……赵伊坪壮烈牺牲。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和残暴杀戮,像杨靖宇、左权、李林、马本斋、赵伊坪这样的优秀中华儿女,还有成千上万。他们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枪林弹雨,不畏困难、威武不屈、血战到底,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


来源:求是网

网络编辑:国梁

温馨提示: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华英烈网(ID:zhonghuayingli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