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154位烈士,从无名到有名

2020-11-16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分享: 0


这是一个

为烈士寻找归宿的故事

是一场为154位烈士

从无名到有名

艰难跋涉……


一件困难事

始自红色心

山东聊城和河南开封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滚滚黄河水滋养了汴梁大地,孕育了鲁西文明,也见证了这两片革命老区土地上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

1948年6-7月,开封战役打响。这次战役为进一步开展中原、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战争是残酷的,人民解放军将士牺牲近4万人。在开封市烈士陵园,载入史册的共有4496位,其中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烈士863位。

“开封战役中聊城人做出了很大牺牲,可由于各种原因,开封烈士陵园中尚无聊城人的名字,真是遗憾!”2016年10月,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关工委副主任王忠祥在学习党史中,发现侯营镇在解放战争中有68名烈士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包括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一等功臣、烈士吴玉征。为了丰富英烈事迹,王忠祥只身前往开封寻找资料,却没有发现线索。

王忠祥是烈士遗腹子,本姓窦,原名窦忠祥,出生于1949年9月10日,祖籍河南省沈丘县。他的父母都在1947年4月参加革命。父亲窦全林起初在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后至第二野战军后防卫生队;母亲李芳华在部队文工团。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窦全林壮烈牺牲。

据王忠祥讲述,母亲与父亲一同参军,后因怀孕回家待产。父亲牺牲后,要强的母亲隐瞒了父亲为国牺牲的事实,带着他改嫁山东聊城,他随继父王德平改姓“王”。1970年,作为烈属的王忠祥进入原聊城市外贸公司上班,参加工作前夕,家人才将亲生父亲牺牲的事实和盘托出。

王忠祥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红色基因却始终根植内心。1987年3月,他刚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不到半年时间,便从多年的积蓄中拿出1000元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给党组织。2004年9月,王忠祥退休后,被推举为东昌府区侯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发起成立了“学党史国史”爱国主义教育流动课堂,经常下乡讲述革命故事。

在宣讲中,王忠祥了解到,仅侯营镇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就有9名。王忠祥觉得,涉及到整个聊城市的烈士可能更多,他决定尽快搜集、整理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聊城籍革命先烈事迹。然而,因为信息不全、牺牲年代久远、行政区域调整等问题,这个过程存在太多困难。


一声心中唤

迟到七十年

2017年3月,王忠祥和吴玉征烈士的侄子吴广龙,张续中烈士的儿子张善友,以及张晓清、孙跃进、孟广峰等几位社会爱心人士再次去了开封市烈士陵园。他们将初步整理的《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聊城籍烈士名录》进行移交。

接下来,则是更为细致的甄别工作。为了核实准确信息,王忠祥等骑着电动车走遍聊城市122个行政村。每到一处,他就在地图上画个圈,一步步地丈量。4年下来,他的寻访总里程已超过5000公里。

由于路途遥远,电动车电力不足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王忠祥清晨出门,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有时候,他赶不回家,就在半路的乡村旅店,花20块钱凑合一夜。

在开封战役中牺牲的有据可查的聊城籍烈士共154位。其中,没有任何亲属的烈士24名,牺牲时平均年龄21岁,平均军龄10个月,共产党员13名,记大功者1名。年龄最大的李风林,牺牲时37岁。年龄最小的胡德功,牺牲时年仅15岁。还有很多烈士没有结婚就牺牲在开封战场,亲属也一直没有烈士证。为了尽快促成刻名事宜,王忠祥又和其他几位志愿者拿着聊城各个县(市、区)的《革命烈士名录》,到所在地民政部门盖章。

2018年12月17日,王忠祥和张晓青、孙跃进来到位于道口铺镇仙庄村的赵香成家。他们多方查询、千方百计联系证实赵香成就是烈士吴玉征的唯一后人。活了73年,赵香成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的原名叫吴广惠,亲生父亲叫吴玉征,是一名立过大功的烈士。

吴玉征,1925年6月出生,1947年9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8年6月在开封战役中壮烈牺牲。当年,聊城解放时,吴玉征即参加了村里的模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当地党组织召开参军动员大会,吴玉征第一个报名参加华东野战军。在历次战斗中,吴玉征作战勇敢,荣立大功一次。1948年6月在解放开封时,光荣牺牲。

后来,他17岁的妻子蹚着水到堂邑县打听吴玉征的消息,为其守孝3年。在公婆的开导下,她后来带着烈士唯一的女儿吴广惠,改嫁至邻村一户赵姓人家。父亲吴玉征牺牲时,吴广惠才几个月大,后改名为赵香成。多年来,母亲一直隐瞒着赵香成的身世。

直到王忠祥他们来到家里,赵香成90多岁的母亲老泪纵横,犹豫良久,将埋藏内心深处70余年的话说了出来。随后,赵香成改回本来的名字吴广惠,并为父亲修了一座墓碑。2019年7月28日,墓碑修好,吴广惠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声声高喊“爸爸——爸爸——”


一面英名墙

两地慰英魂

为了把154位聊城籍烈士的名字铭刻在开封战役英名墙上,2019年10月底,王忠祥把情况反映给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东昌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杜广平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和开封方面联系,并向聊城市局进行了汇报。

2020年5月22日,聊城市、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和烈士亲属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开封。双方随即召开座谈会,协商为聊城籍烈士登记、刻碑事宜。“八一”前夕,开封市烈士陵园在英名墙上完成了154位聊城籍英烈名字的补刻工作。

青山处处埋忠骨,黄河滚滚慰英魂。9月25日,在全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东昌府区组织81名烈士家属到开封市烈士陵园进行祭扫。站在镌刻有4650个烈士名字的英名墙前,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为英烈敬献鲜花。烈士亲属围拢着仔细查看、寻找亲人的名字,他们哭喊、抚摸着亲人的名字,跪在墙下久久不愿起身。72年过去了,这些烈士熠熠闪光的名字终于被镌刻在英名墙上,成为永恒。

“我父亲叫管玉龙,他走的时候,我才5岁。我抱着他的腿不让他走,还在门口堵着他。他坚持要往外走,很快就跑远了,我就在后面哭着追,追了好远……”年近八旬的管庆海对父亲唯一的印象,就是父亲离家那一天的决然。说话间,老人数度哽咽。

“谢谢,谢谢,烈士们终于有了‘归宿’,他们可以瞑目了。”面对采访,71岁的烈士后代王忠祥激动不已。为了给牺牲在开封战役中的154名山东省聊城籍烈士寻找归宿,此前,他已经奔波了3年多。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要让英雄的故事得到应有尊重和传颂,让英雄的名字辉映长空,让英雄的灵魂得到人民祭奠。”东昌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杜广平动情地说。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王忠祥和烈士亲属把他们从聊城带去的浓烈白酒洒在开封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下,远处是苍劲青翠的松柏,近处是座座无名墓碑,脚下的大理石整洁无暇,抬眼处,五星红旗在烈士陵园广场的上空飘扬。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文:赵广砚

责编:老野

网络编辑: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