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2021-12-1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 0

一辆自行车,一壶白开水,两块玉米面大饼子,一走就是一整天。这是他15年来钻山沟、爬土坡寻找烈士遗骸时的“标配”。

他叫张德东,今年72岁。退休前是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的党史材料征集员、大虎山镇文化站站长。在长期的党史资料的搜集中,他燃起了重走革命遗址,让散葬烈士“回家”的心愿。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张德东老人骑自行车寻访红色遗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大名鼎鼎,它与塔山阻击战和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中的“三大阻击战”。当时的黑山县,村村炮火连天,屯屯都是战场,4000多名东北野战军将士牺牲在这里。

张德东的母亲是黑山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的战场救护员。“妈妈在战场上,目睹了东北野战军子弟兵英勇战斗的场面。有的伤员包扎完伤口,依然不顾医生劝阻重返前线;有的战士在战场上牺牲后,就地掩埋了,连姓名都不知道……”张德东总是能想起妈妈给他讲述的战场上的感人故事。

“我想通过重走黑山阻击战中的每一处战场的遗址遗迹,感受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完善黑山县的红色历史,把散落在山野间的烈士遗骸安葬在烈士陵园,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张德东说。

就这样,从2006年退休之后开始,张德东怀揣一张地图,起早贪黑走遍了全县942个村屯,查看了308处战场,爬上过207座大小山头,寻访了1万余人。

张德东每到一处昔日战场附近的村庄,都佩戴着党徽表明身份,很多八九十岁的村民都热情帮助他,为他提供线索。他还组织村民开座谈会,到现场指证。确定是烈士后,再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让这些散葬的烈士尽快回到烈士陵园安葬。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记者正在采访张德东老人

15年间,张德东积攒了一摞摞的实地调查记录。采访时,他从柜子里翻阅出了一本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并回忆起了那段至今难忘的故事。

当时,张德东到了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小屯子,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198名指战员牺牲在这里。8户人家在党小组的领导下,腾出家里的全部木柜,安葬了198名烈士。他们为烈士穿上了新棉衣和新棉鞋,在每位烈士的胸前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高粱米饭和一碗炒盐豆。乡亲们跪在烈士遗体前哭着说:“孩子们啊,醒醒吧,吃饱了再睡!”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张德东老人向记者展示调查记录

过去15年,张德东一边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和党员干部听,一边寻找烈士遗骸。他在山沟和荒甸子里找到了130具被遗忘的革命烈士遗骸,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分别安葬进了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和小东镇烈士陵园。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张德东积攒的实地调查记录

“很多人都劝我,年纪大了在家安享晚年多好,但我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做这件事,很有意义,也很值得!”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张德东表示,自己寻找烈士遗骸的信心和决心从未改变。

在张德东家的院子里,有一辆陪伴他多年的老旧自行车。“我骑着它走了不少村屯,现在年纪大了,骑不动了,只能打车寻找烈士遗骸。”张德东说。

寻访15年,这位老人接130位烈士遗骸“回家”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15年来,张德东重走先烈路、寻找烈士遗骸,全部都是自费。“刚开始退休工资只有900多元,现在一个月工资涨到2800多元,每个月留下七八百元吃饭,剩下的钱都用来打车,这样我就能走得更远了。”张德东说。

“只要还能走路,我就会一直寻找下去,让更多的革命先烈‘回家’。”张德东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

网编: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