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批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而在自发赶来迎接英烈的人群中,有一位手捧画像的群众引发关注。
他叫陈德志,为了替同样作为志愿军烈士的父亲迎接战友回家,特地从广州赶到沈阳,“我想让父亲看看,战友们回来了。”
01
“一个孩子从出生就没见过父亲,父亲也没见过自己的儿子。”
对于陈德志而言,关于父亲的一切,曾经是那么遥不可及。
陈德志的老家在湖北省襄阳市的农村。1951年5月,为了保家卫国,陈德志的父亲陈道友奔赴朝鲜战场。父亲走的时候,陈德志还是妈妈腹中几个月大的胎儿。
到达朝鲜后,陈道友在64军190师568团4连任战士。然而不幸的是,1952年3月,陈道友在战场上光荣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还没有来得及和父亲见上一面,陈德志就与父亲永别了。
为了生计,陈德志的母亲改嫁到外村的黄家。尽管继父黄爸爸给了陈德志无微不至的关爱,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还是让陈德志对自己的身世充满了好奇。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陈道友之子 陈德志:上学后会认识字了,才知道牌上写的是“烈属光荣”几个字。我问母亲,为什么别人家没有这个牌,我们家有这个牌?我母亲就讲了一句,你长大就知道了。
父亲的牺牲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母亲总是把关于父亲的一切埋藏在心底。陈德志也只能从姑姑、姑父和邻居们细枝末节的描述中,大致明白什么是烈士,什么是英雄,“他们说父亲是为革命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是为国家作贡献”。
“她反对我的原因是怕风险,父亲的经历,不想在儿子身上再出现。”
陈德志虽然从未没见过父亲的模样,但从小到大,他都为父亲感到骄傲。
陈德志长大后,地方政府曾推荐他去供销社工作,但他选择了放弃。和父亲一样,陈德志成为了一名军人,“我要继承父亲的遗愿,到部队上锻炼自己”。
这样的举动,让陈德志的母亲感到十分担心。不过最后,拗不过儿子的坚持,陈德志还是迈入了向往已久的军营。
在当兵之后的第一个探亲假里,继父黄爸爸将珍藏多年的陈道友的烈士证书,交到陈德志的手上。从这张证书上,陈德志了解到了父亲牺牲的经过和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些细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陈道友之子 陈德志:父亲在部队当兵时立过功、受过奖,还加入了共产党。1952年,父亲的战壕里扔进了一个手榴弹,他想把手榴弹扔出去,可是手榴弹当时就爆炸了。
父亲英勇的作战经历,一直激励着陈德志。入伍一年后,1969年,陈德志被选拔成为一名飞行员,入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后来成长为一名资深机长。
素未谋面的父亲,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陪伴着陈德志一路披荆斩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德志对于父亲的牵挂也越来越浓。特别是母亲、继父、姐姐等亲人相继去世后,找到父亲的安葬地,叫一声爸爸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2011年退休后,陈德志开始在妻子的帮助下,寻找父亲的下落。2018年7月,陈德志申请签证,决定到朝鲜寻找父亲的踪迹。按照烈士证书背面的记载,夫妻二人在朝方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来到了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
因为当年战争异常激烈,很多牺牲的战士已经无法确认其身份,并不是所有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姓名都镌刻在英名墙上。
遗憾的是,陈德志没有在英名墙上找到父亲的名字。在父亲的牺牲地,陈德志带走了一捧黄土,“想父亲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看一看,等于是我在陪着我的父亲,父亲也陪在我的身边”。
“第一次在陈道友面前叫出爸爸。希望能让他听到,我为他骄傲。”
虽然没有在朝鲜找到父亲的踪迹,但陈德志和妻子并没有放弃。回国后,他们仍通过多种方式打听父亲的下落。
自2014年以来,祖国以最高礼遇迎回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都安葬在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地宫之中,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镌刻着英勇牺牲的烈士英名。在这里,陈德志终于实现了与父亲跨越时空的“相见”。
2018年11月14日,陈德志和妻子第一次走进了这所陵园。陈德志回忆道:“在烈士英名墙上看到陈道友三个字的时候,我顿时就跪下了,叫了一声爸爸。当时我67岁,是我一生当中,第一次在陈道友面前叫出爸爸。”
虽然在英名墙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但在陈德志的心中还有一个心结无法解开,“父亲在奔赴朝鲜战场之前,从没拍过照片,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
几经辗转,陈德志夫妻俩听说,国内著名的“神笔警探”林宇辉可以帮助烈士家属为牺牲的烈士画像。陈德志马上和他取得联系,在得知陈德志和父亲的故事之后,林宇辉深受感动,欣然答应了陈德志夫妻的请求。
画像中的陈道友烈士,年轻、俊朗,坚毅地看着前方。家里亲戚看后,都说画像同陈道友烈士十分相像。陈德志说:“看到父亲的照片以后哭不出来了,心中充满着喜悦”。
此后,陈德志就将父亲的画像小心珍藏,想念父亲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擦一擦。每年清明或者重要的节日、纪念日,陈德志夫妻俩,都会带着父亲的画像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看望父亲和那些为了守护祖国和人民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
父与子之间的距离能有多远?远到阴阳两相隔,此生从未谋面。父与子之间的距离能有多近?近到再也不分开,年迈的儿子把年轻的父亲紧紧捧在手中。
之前,他一直替自己寻找父亲。这次,他替父亲迎接战友归来。年轻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永远长眠在他们用生命守护的这片热土上,他们的功勋也必将在后代的追思与人民的纪念中闪闪发亮,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