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军民祭英烈 丰碑励童心
清明节前夕,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八一爱民学校”中坊小学师生和驻岩某部官兵,来到永定区烈士纪念园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传承革命先烈崇高精神。
绵绵细雨,改扩建的永定区烈士纪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参战老兵、部队官兵和学生们心怀敬意、庄重严肃地站在烈士纪念园前,他们手握鲜花,整齐列队、庄严肃立,向烈士敬献鲜花,表达深深的哀悼和缅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沿着红色文化长廊重温了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坚守信仰、对党忠诚、舍身取义、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参战老兵熊兆祥与新时代部队官兵、保障劲旅少年军校学生讲述自己当年参加战斗的经历,真实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烈士纪念碑前,战士们轻轻地抚摸着烈士的名字,擦拭烈士墓碑、修剪周边杂草、为烈士献花,向英烈表达敬意。在红色记忆雕像前,官兵紧握右拳庄严宣誓,目光如炬、誓言铿锵,在“传承先烈遗志、建功强军事业”横幅上写下铮铮誓言。
厦门同安
4月3日,厦门市同安区葫芦山革命烈士陵园奏响哀乐,烈士纪念碑下肃立着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身着迷彩服,低头默哀,向革命先烈致以哀思。这是同安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暨烈士纪念设施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现场。
活动当天,同安区“一鹭先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为全区11个镇(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授旗。据悉,该志愿服务队设于同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下,依托全区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协调全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未来,将通过各镇(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应急救援保障、红色国防宣讲、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6个方面开展服务。
活动现场,大同街道、同安公路分局、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武警执勤二大队依次签订结对共建共学协议书,建立起同安区烈士纪念设施“1+4”结对共建共学工作机制——即由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以葫芦山烈士陵园为平台,联合机关单位、属地街道、驻地部队和周边学校,从国防教育、文明创建、陵园管护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推动组织共建、活动共联和阵地共享。
“我们将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共建单位将合力推动“烈士陵园、文化公园、精神家园”三园合一工作,组建同安区英烈讲解员队伍,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
漳州:多举措助推“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取得实效
4月2日上午,由中共漳州市委文明办、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漳州市“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暨“百园千校祭英烈”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烈士陵园举行。相关单位领导及漳州市华侨中学等单位各界代表100余人相聚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与此同时,长泰区、漳浦县、华安县等地同步举行启动仪式,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为保障“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顺利开展,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漳州市提前筹划、提前部署、提前安排,多举措助推活动取得实效。
有力有序高效推进。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前安排部署,制定活动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共青团漳州市委、漳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等单位,全力做好清明祭扫指导服务,确保祭扫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芗城区会同区检察院开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座谈会,就共同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开展讨论研究,切实捍卫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和尊严。全市22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全力做好准备工作,按照预约登记、分时限流、有序开放的原则,安排专人定时定点到场做好各项登记引导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烈士纪念设施预约登记祭扫5000余人,接待现场祭扫2000余人。
线上线下同步展开。针对学校师生祭扫愿望强烈、烈士纪念设施有限实际,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局门户网站、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紧紧依托中华英烈网云祭扫平台,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市民群众开展网上祭扫烈士活动,实现足不出户祭奠英雄、表达哀思、缅怀英烈。3月27日,福建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400余名师生代表冒雨徒步行军,到漳州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4月1日,平和一中260余名师生代表徒步前往葫芦山烈士陵园,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平和一中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线上祭英烈”“缅怀先烈经典朗诵比赛”等系列活动。以徒步的方式到达指定烈士陵园,让青少年在学习中缅怀先烈,在行军中体会先烈的辛苦付出。
创新创意灵活祭扫。“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写一张寄语卡片、讲一次先烈故事……”在漳州各级烈士纪念设施现场,灵活多样的祭扫方式让学校师生备受鼓舞,清新肃穆的缅怀纪念氛围让广大市民群众深受教育。“烈士阙火土身受重伤,不下火线,坚决完成任务,最后壮烈牺牲”“作为准母亲,身怀六甲的您是如何做到舍生忘死、慷慨就义的……”华安县老兵宣讲团、抗战女英雄李林烈士亲属纷纷在烈士陵园宣讲革命故事、诵读革命家书,在场的师生们无一不为之动容。3月31日,长泰区曙光救援队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参加祭扫活动中主动作为,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区实验小学一名学生因流感身体不适晕倒,志愿者们紧急开展救援,用掌握的急救知识缓解学生的不适,及时将晕倒学生护送回家。
用心用情寻找烈属。一直以来,漳州市始终将“为烈士寻亲”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三年来集中力量为305位烈士找到亲属。通过网络寻亲、志愿者寻亲,探索出“互联网+”寻亲机制。同时成立寻亲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寻亲力度,在启动“为烈士寻亲、迎烈士归籍、传烈士英名”系列活动后,仅用时两天就找到山东招远籍秦云明、唐殿英烈士亲人。华安县也在短时间内为2名烈士寻找到亲人,让烈士亲属了却思念,让烈士“魂归故里”。
“每一份安宁背后都有无数英烈的无私付出,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典范,我们要好好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参加活动的漳州市华侨中学少先队员陈恩彤表示。
漳州:用心用情关爱烈属
4月3日,安徽省宿州籍村民王殿培携妻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祭奠哥哥王殿举烈士。与十年前不同,今年,他们第一次带上了哥哥王殿举的画像。
今年2月份,在江西省乐平市志愿者的倾情帮助下,“我为烈士来寻亲”团队战地青春烈士遗像修复组通过烈士参军前发小们的回忆,由乐平市艺林画室老师执笔为王殿举烈士还原了当年的“音容笑貌”。
王殿培是王殿举的胞弟,兄弟俩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在哥哥的影响下,王殿培也于1968年3月参军入伍,在工程兵某部队服役,1974年3月退役返乡。祭扫行程中,他把王殿举烈士素描画像安放在自己座位旁边,坐高铁过长江,跨山河入海湾,让烈士一路参观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党的百年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此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哥哥,我和弟妹来看你了,以后我们还会常来看你的。”烈士墓前,王殿培忍不住落泪,“一路上大家看到我带着烈士画像,十分照顾我们,社会大众对烈士的尊崇越来越强烈,我们作为烈属由衷感到欣慰。”
临别之际,王殿培夫妇决定将哥哥画像捐赠给东山战斗纪念馆,让更多的青年一代学习英雄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自2020年《关于做好烈士亲属异地祭扫组织服务工作的意见》出台实施以来,为烈属跨省出行祭扫提供了许多方便。近三年来,东山已为222位烈士找到亲人,今后东山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烈士安息、让烈属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