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评定黄继光纪念馆等四处烈士纪念设施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烈士纪念设施。
加快整体打造,整体面貌更有“震憾感”。建好红色“堡垒”,德阳市、县两级高度重视黄继光纪念馆发展建设,按照“一园两区五统一”总体建设思路,投资1500万元进行整体打造。其中,精选图片和油画160张(幅)、实物86件,完成雕塑、复原场景10处,使用多媒体14处,对陈列展线进行改陈布展;提质改造650平方米绿化设施、400平方米浮雕墙、900余平方米纪念广场和约1公里的后山步游道,对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后的黄继光纪念馆于今年10月1日对外开放,馆内设纪念广场、纪念景区、“凯歌百代”题词墙、陈列展览区、办公服务区、综合展览区,现有文物藏品421件,其中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1件,成为宣传教育、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的热门红色地标。
发挥整体效能,阵地育人更有“沉浸感”。用好红色“阵地”,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凝心聚力、铸魂育人、推动发展的整体效能,隆重举办“清明祭英烈”、烈士纪念日、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主营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等大型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到黄继光纪念馆现场直播。今年以来,接待主题教育、国防教育、主题党日、入团入队仪式等各类活动200余场次,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提供免费讲解2000余场次,向青少年赠送《黄继光》连环画4500余册,通过参观、讲解、观影等“沉浸式”育人,激励更多人植根红色沃土不懈奋斗。
创新特色举措,红色传承更有“融入感”。用活红色资源,探索创新红色传承新路径,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融入百姓生活。黄继光纪念馆与杨根思烈士陵园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共享协议,整合抗美援朝百万志愿军中仅有的2名“特级战斗英雄”的红色资源,融入地方特色,推动融合传承;开展流动纪念馆“七进”巡展活动120余场次、受众23万余人次,让红色文化“面对面”深入人心;邀请青岛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超燃说唱《我的祖国》的曾嘉铭团队,走进黄继光纪念馆燃情演唱、现场互动,以活泼灵动的方式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点燃红色传承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