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啊,四十多年了,今天终于找到你了。要不是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支持,我到哪里找你啊!”年近八旬的哥哥周正国在涟水县烈士陵园,抚摸着英烈墙上胞弟周正杭烈士的名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周正国老人系江苏省建湖县近湖街道居民,六级伤残军人,他家兄妹5人,周正杭烈士排行老三。1970年10月,周正杭在县人武部报名应征入伍,1973年7月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北湖农场因公不幸牺牲,当年被评定为烈士,牺牲前系解放军某部警卫连战士,其骨灰安葬于原安徽省巢县青山公社龙王山墓群中。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每逢清明节,周正国都要代表家人前往该地祭扫三弟周正杭的烈士墓,以寄托一家人的哀思。
斗转星移。1981年11月,周正杭生前所在部队奉命移防,鉴于当时周正杭等烈士墓散葬于其他墓群中,管理不够规范,为管护好烈士遗骸,该部队在移防时遂将包括周正杭烈士在内的22名烈士的骨灰盒一并带走,寄存在一家殡仪馆。因移防仓促,加之当时通讯不便,周正国未能及时获知三弟周正杭的骨灰及安葬地的线索,踏上了寻找之旅。
“县里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局,看来我寻找三弟有望了!”2019年9月,建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不久,周正国即向该局主要领导提出了帮助其寻找三弟周正杭烈士骨灰及安葬地的请求。
“帮助烈士寻亲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配合!”建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丁刚当即表示。该局随即发函并派人陪同周正国前往安徽省巢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协助查找周正杭烈士骨灰下落。然而,经多次反复查寻,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2022年3月,建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巢湖市的电话,反映周正杭烈士的骨灰可能已迁葬至南京汤山。得此消息后,该局随即发函并派人到南京市江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协助核查,可依旧没有结果。
为帮助周正国及其家人尽快实现寻亲梦,该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专门成立了由局分管领导、县烈士陵园管理处负责人和烈士参军前户籍所在地干部组成调查组,在当时疫情严重的情况下,陪同周正国先后辗转安徽巢湖、南京江宁、镇江句容等地多番寻查,2022年5月,在镇江句容市周正杭烈士原所在部队政治部,查找到周正杭等22位烈士骨灰寄存在涟水县殡仪馆的相关资料。调查组一行随即又陪同周正国驱车前往涟水县,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密切配合,在县档案馆、殡仪馆、城南公墓和民政局细心查找档案资料,追踪寄存证书原件及存根,但由于时间跨过长达40多年,直接当事人也已去世多年,因此仍未查到周正杭烈士骨灰寄存及安葬情况。
寻亲工作似乎陷入困境,此时周正国寻找胞弟的心情愈发迫切和焦虑。2024年1月18日,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及时伸出援手,专门召开了相关属地淮安市、盐城市和属事单位建湖县、涟水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联席会议,要求协同查找。
省厅和相关市、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建湖县帮烈属寻亲调查组成员信心更足。在涟水县寻访过程中,该县殡仪馆老职工回忆证明曾有部队寄存一批骨灰盒无人认领,后安葬在原县烈士陵园墙边墓区合葬墓。在寻访原居住在烈士陵园附近群众时,也有群众回忆在原烈士陵园墙边墓区,看到过将多具骨灰盒安葬在同一个墓穴的合葬情况,当时没有立碑。经周正杭生前原部队进一步核准,据此认定该合葬墓即为周正杭等22位烈士骨灰安葬处,并将周正杭等烈士姓名刻上涟水县烈士英烈墙。今年清明节前,周正国兄妹4人将三弟周正杭的衣冠冢安葬在家乡建湖县烈士陵园。
“ 三弟的骨灰和烈士墓终于找到了,老母亲弥留之际再三交代的一定要找到三弟的骨灰及墓地的遗嘱终于实现了!”周正国兄妹4人悲喜交加,感谢不尽,分别向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寄去了感谢信,并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了锦旗,锦旗上写着:“热血丹心锻铸伟大成就,周正杭烈士忠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