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甘肃】甘肃定西:“三个聚焦” 提升烈士褒扬纪念工作质效

2024-10-23 来源: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不断健全烈士褒扬纪念制度机制,“三个聚焦”为抓手,不断加强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讲好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英烈褒扬纪念工作走深走实。

是聚焦设施管护提质效让纪念设施“兴”起来。定西市各级依托烈士纪念设施隆重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9·30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烈士纪念设施已经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的主阵地。全13处烈士陵园和县级以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还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为了加强保护规范管理,从根本上改善县级及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烈士纪念设施划定保护区域,对全市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的地理位置、管护单位等信息逐一核实、建档造册,精准掌握烈士纪念设施现状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对全市13处县级以(含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较大改善了烈士纪念设施整体面貌。组织开展省级、市级、县级烈士纪念设施申报评定,评选级烈士纪念设施1个市级烈士纪念设施2个,县级烈士纪念设施10统一悬挂规范的保护标志和标识牌,更加直观地向社会公众展示烈士纪念设施的名称、保护级别、批准设立单位等基本信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英烈的尊崇、褒扬和纪念,标志着市烈士纪念设施规范化保护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聚焦挖掘整理英烈事迹让英烈故事“活”起来。定西市退役军人系统持续加强对英烈遗物、革命文物、革命档案史料、革命军人口述历史的收集研究,挖掘整理英烈事迹,完善《烈士英名录》,讲好英雄烈士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广泛开展“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调研,围绕渭源坡儿红军烈士陵园、上寨堡子战役遗址、陇右工委地下临时印刷所遗址、万良才盛家坪养伤处、梁家坪魁星阁东遗址、牙含章会川脱险处等地开展实地查看,详细了解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情况。通过“红色九月·红色故事我来讲等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对《柳叶刀》《一把军号》《指北针》《保护证》《红军长征在渭源》《陇右工委临时地下印刷所》《战斗英雄马如华》《血战上寨》《甘南农民起义·任谦》等红色历史和红色故事进行重温讲述,拍摄成小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传。开展以“铸魂·2024”为主题的革命先烈事迹系列分享,讲述李彩云、宿之杰、王仲甲等英烈故事,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随着英烈故事在全社会的广为传颂,挖掘整理的英烈史料故事已成为党员干部、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教育的“活教材”它不仅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更见证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成为培养青少年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意志品质最好的教科书。

是聚焦创新活动内容让英烈精神“传”下来。每年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定西市、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小学校2200多个单位,近10万名干部群众学生分批次在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通过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集体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清扫墓地、擦拭墓碑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以及崇敬之情。同时,通过优化异地祭扫服务机制网络“云祭扫”方式,30余名烈士家属提供异地祭扫服务保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全市各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邀请抗美援朝老兵、一等功臣、退役军人代表,广泛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实践活动32场次,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讲好老兵故事、传递时代新声,在全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全市中小学校通过专题班会、讲座、(队)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家书诵读活动56场次。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举办主题诗歌朗诵会12场次,持续开展了“我替烈士看看娘”走访慰问活动。同时,各县区结合征兵工作,分别组织入伍新兵临洮县烈士陵园、内官烈士公园、岷县烈士陵园、南屏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公园等国防教育阵地让新兵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献身国防的决心,增强国防观念,全面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上好“思想政治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