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甘肃】甘肃临洮: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切实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

2025-02-28 来源: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临洮,是甘南农民起义的策源地、陇右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县内建有陇右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场所。近年来,临洮县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与“红色资源”相结合,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走访慰问、帮扶解困、褒扬纪念等工作,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助力推动全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人员配备到位、场所面积达标、工作经费落实,服务体系建设五有标准全部落实。全县354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悬挂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及视察阅兵照片、全军十大英模画像、四五六尊崇工作法、荣誉墙等,突出的特色,彰显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宣传的堡垒阵地。依托县烈士陵园,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不同形式的祭扫、纪念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因地制宜,借助陇右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相关红色资源,常态化组织工作人员和退役军人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相关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和退役军人传承红色传统、践行时代精神。

思政引领坚强有力。先后组织开展了临洮县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活动20场次,特别是战备训练二等功臣彭小龙,以弘扬喀喇昆仑精神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为主题在南街小学、辛店小学、洮阳初中进行了宣讲,切实增强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在爱心助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中,免费接送考生及家长,发放饮用水,用心用情服务高考莘莘学子。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推荐1名退役军人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5名退役军人、1个集体荣获省、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关心关爱走深走实。积极开展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工作,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联系退役军人1192人次,走访慰问烈士遗属40余人次,了解困难、解决困难,努力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春节、八一节日期间,全县开展走访慰问退役军人1408人次,发放慰问品28.8万余元;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先后慰问困难退役军人401人,发放慰问品6.83万元,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崇军拥军氛围。成立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队,依托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络点,累计开展法律咨询121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件,切实为退役军人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积极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优抚帮扶暖心有力。认真开展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办理工作,建档立卡率95.47%,办理率93.36%;悬挂光荣牌12503块,实现符合人员家庭悬挂全覆盖。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发放各类优抚金1447.91万元。组织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定期核实困难退役军人数据,及时纳入信息系统,帮助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申请纳入低保409人、特困供养41人,落实医疗救助8.86万元、住房救助12.5万元、临时救助33.42万元,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认真做好二等功及以上符合条件退役军人写入地方志工作,整理19名退役军人信息上报县地方志办公室。

经验启示:

(一)做好思政引领工作,切实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展示红色文化与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相结合,把讲好红色故事与学习尊崇革命英雄相结合,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服务保障体系作用发挥相结合,不断用好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尊崇褒扬宣传、爱国主义教育、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四大阵地”。

(二)做好关心关爱工作,切实把平台作用发挥好。坚持“退役军人至上”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的事当家事,把退役军人的来信当“家书”的工作理念,真正把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渗透到工作每个环节,凝聚人心,增强退役军人的认同感,让他们在服务中心(站)能找到“家”的感觉”。努力为其搭建“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让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把事项清单落实好。聚焦服务保障主责主业,做好退役军人的贴心人、代言人、维护人。落实好《基层服务中心(站)服务事项清单》,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落实好常态化联系制度,掌握退役军人的“真思实想”,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做好思想疏导和情绪安抚,帮助解决困难。针对老龄、伤残服务对象,积极提供“全程代理”“上门办理”服务,让服务更加人性化、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