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上海】上海市“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

2025-09-24 来源: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2025年9月16日下午,上海市英烈故事六进活动第二场“英烈故事进校园”专题活动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

活动伊始,复旦马院红色宣讲员带领英烈故事团成员沿复旦校园红色地标开展实地研学。从逸夫科技楼、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到相辉堂、镌刻52位复旦烈士的烈士广场,每一处建筑都是鲜活的“红色课堂”。讲解员以详实史料串联校史与革命史,将“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的复旦精神娓娓道来。行走中的“红色课堂”,让历史从书本走向现实,成员们纷纷表示,英烈记忆更加厚重而真切。

英烈故事宣讲环节中,秦鸿钧烈士长孙秦岭以“永不消失的电波”为题,讲述隐蔽战线上的忠诚与家国温情,令在场师生动容。谢晋元将军曾孙谢仪喆、曾外孙女褚仪琳现场诵读家书,“为国捐躯,事极光荣”字字铿锵,感人至深。周大根烈士事迹分享与抗战主题视频《铭记》的播放,交织历史与现实,展现不同时期英烈共赴国难的担当,激荡起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活动尾声,赵琪带领英烈故事团成员参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介绍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成果。从老一辈学者的坚守、青年教师的担当,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实践,学院发展处处体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英烈故事团成员认为,学院将理论研究与红色传承结合的做法,为英烈精神时代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此次“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是红色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双向奔赴”。对复旦师生而言,英烈后人的讲述让红色历史更具感染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供鲜活素材;对英烈故事团成员而言,百年复旦的学术氛围与学子的求知热情,让英烈精神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