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四川】四川南充:致敬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2025-09-24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

为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四川省南充市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弘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社会风尚,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

突出尊崇关爱,浓厚社会氛围。走访慰问专项行动。市委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全市32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上门入户为南充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和慰问金,组织慰问参加“9·3”阅兵的现役军人家庭61户,推荐选送1名抗战烈属参加中央纪念大会现场观礼、1名抗战烈属参加四川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关爱帮扶专项行动。结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用足用好各类帮扶政策,鼓励引导慈善组织、基金协会、志愿者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加入帮扶援助方阵,解决服务对象实际困难1783个,持续开展点亮老兵“微心愿”活动,办理安装楼梯扶手、维修家电、疏通管道等“微心愿”300余项,全市系统推行“1+3+4”帮扶模式获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推广。弘扬英烈精神专项行动。积极主动对接中省主流媒体挖掘抗战故事、采访南充老兵、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新华社组织专人赴南充采访抗战老兵刘寿山,推出《寻找照片中的TA·抗战胜利80周年|当年我们这样把鬼子炸上天!》专题报道,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环球人物、中国网、《中国退役军人》杂志等中央主流媒体聚焦南充抗战老兵先后发布专题报道10余篇。联合四川电视台、南充融媒、南充广播等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市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采访发布20余篇南充抗战老兵专题报道和短视频。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发力,构建“报、台、网、微、端、屏”六位一体宣传矩阵,浏览量超700万次,形成“全城致敬、全民刷屏”宣传效应。

突出薪火传承,厚植爱国情怀。讲好南充抗战故事。组建“南充老兵红色宣讲团”,组织参战老兵、抢险救灾英雄、“兵教师”等26名成员开展“传承英烈志 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40余次,覆盖受众5万余人。结合9月“开学季”,在嘉陵区之江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红色宣讲员讲述南充老兵亲身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各中小学广泛开展讲述英烈故事、诵读烈士家书等主题团日活动,覆盖师生2000余人。完善抗战史料整理。抽组机关精干力量和驻市高校专家学者成立临时专班,安排专人赴革命战斗遗址、烈士故乡等地实地考察,搜集整理南充抗战英烈事迹,采集录音文稿50余份,选取红军老战士邓洪付、地雷战亲历者刘寿山等30名南充老兵英雄事迹,编撰南充老兵口述历史《将帅故里 红色南充——战火青春》,形成南充本地“红色教科书”和红色宣讲“资料库”。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9月3日,全市系统同步组织集中观看中央纪念大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烈士遗属、军休干部、退役军人代表于“抗战到底”纪念广场开展纪念活动,各县(市、区)开展现场祭扫、专题讲座、党课教育、观看红色影视等纪念活动。

突出阵地建设,优化服务保障。建好红色纪念设施。围绕“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特色品牌”,争取国家福利彩票公益资金800万元支持仪陇县英烈纪念园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营山县英烈纪念园新建项目,依托朱德故居纪念馆、罗瑞卿故居、南充博物馆和驻南部队军史馆等资源,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南充退役军人红色教育集群载体。建优军休活动阵地。创新推出军休服务“1135”工作举措,打造1个军休文化展陈馆,设立1个老年大学军休办学点,建强3个院区军休文化活动阵地,开展5大行动(安康敲门、一元干洗、老军医志愿服务、老兵红色宣讲、社区政委行动),举办“传奇英雄·江上传旗”红色精神赓续传承活动,相关做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肯定宣传,中国网、四川卫视等媒体刊载报道。建强医疗拥军方阵。整合市域优质医疗资源,组建13支巡回医疗队,开展义诊服务21场,惠及3108人次,签订拥军优抚医院29家,开设荣军病房36间,全面推行“四优+两免+专享”医疗优待服务,全面落实“就医优先、费用优惠”政策,试点推行“一站式”医疗补助结算机制,为2万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待对象减免医疗费用84.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