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时,陆瑞年26岁,陆世重23岁。他们本可以拥有平凡而温暖的人生,但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他们选择了最艰难、最危险的道路,并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禄新的骄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英雄……”10月27日,在深秋的暖阳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上堂村小学迎来了一堂特殊而庄严的红色教育课。自治区双拥工作模范、禄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黄泽夏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深情讲述了长眠于家乡土地上的两位革命烈士——陆瑞年、陆世重的英勇事迹,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近年来,禄新镇持续深化“国防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宣讲中,工作人员从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法定意义切入,用一组组沉重的数据——抗日战争时期约200万烈士、解放战争时期约160万烈士、抗美援朝战争197653名烈士,让师生直观感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随后,他聚焦上堂村本土英雄陆瑞年、陆世重,从两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目睹旧社会压迫,到受反“三征”活动影响结识中国共产党,再到1947年中秋起义爆发后,陆瑞年、陆世重如何英勇作战,后又如何临危受命,返回家乡禄新坚持开展地下工作,发动群众,直至不幸被捕。在讲到两位烈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刑罚,始终坚贞不屈,最终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在场的师生无不动容。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陆瑞年、陆世重烈士的牺牲与奉献,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将来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上堂村小学校长覃家柱表示,此次本土烈士事迹宣讲,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身边”,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有感染力。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两位烈士的故事纳入校本课程,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扎根。
禄新镇人武部部长介绍,该镇历来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此次组织退役军人讲烈士事迹进校园活动,既是发挥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员”作用的创新尝试,也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挖掘和利用好本地红色资源,组建更专业的宣讲队伍,让英烈事迹走进更多校园,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文/黄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