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在聊城定居的秦胜春老人常会到高唐县琉璃寺镇战斗纪念馆扫墓,献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
原来,老人的父亲秦保三长眠于此。只要身体允许,秦胜春老人每年都会来此为父亲扫墓。
但受疫情影响,已经80多岁的秦胜春老人这两年没能亲自前往,只好委托张曰平代为祭扫。
张曰平,烈士陵园第二代护陵人,他和妻子姜芹吃住在陵园,守护着安葬于此的48位抗日烈士的英魂。
每年除夕,按当地风俗,张曰平都将烈士们“请回家”过年,在陵园纪念堂内摆满一桌供品,把出锅的第一碗热腾腾的水饺敬上。
逢年过节,祭奠英烈——这是父亲的嘱托,张曰平铭记在心。
张曰平和父亲张洪珠,两代人义务护陵,他们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张曰平获得了多项荣誉,日前又被授予省级文明家庭称号。
不过,获得的荣誉越多,张曰平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越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让烈士在这里安息,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他们的故事,传承烈士精神。
父子接力守墓60多年
如今他和妻子吃住在陵园
这个烈士陵园安葬着48位抗日烈士。其中,赵伊坪是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位。
赵伊坪,生于1910年,河南省郾城县人。他自幼天资聪颖,14岁即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间,赵伊坪辗转河南、陕西、山东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根据形势需要,中共鲁西区党委机关随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由冠县、馆陶向泰西大峰山区挺进,3月5日早晨,在高唐琉璃寺一带与日军遭遇。激战至傍晚,赵伊坪受伤被俘,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战斗结束后,包括赵伊坪在内的48位烈士的遗体被分别葬在附近的许楼、徐庙、琉璃寺、吴营、大吕庄、大桑庄等处。
1946年6月23日,这些烈士的遗骸被迁葬至位于徐庙村的烈士陵园。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由于疏于管理,这里成了一处“乱坟岗子”。
后来,在省城济南工作的张洪珠回家探亲,看到烈士陵园的荒草野坡,黯然神伤。于是,他放弃了不错的工作,回村为抗日烈士守墓。
1939年的那场战争,当时未满7岁的张洪珠曾亲眼目睹。当年看到的一切,他难以忘却。
因为忘不了,所以放不下。
“我父亲也当过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时上过战场,打过仗。”张曰平说,他父亲也常想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张洪珠为烈士守墓50多年,2012年去世。生前,他对张曰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那么多像赵伊坪这样的烈士为国捐躯了,不能没有人守护。”
守护在陵园的日子里,张洪珠每天都忙个不停,除草、修条小路、搭建围墙、种树苗……
张洪珠去世后,张曰平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时至今日,父子二人已义务守墓60多年。
父亲去世的那一年,烈士陵园在原址重建。重建后的烈士陵园,更名为琉璃寺战斗纪念馆,2013年10月29日开馆。
重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12.3亩。每天,张曰平和妻子都会把陵园打扫一遍,纪念馆展厅内也要擦拭。
为了守好陵,张曰平和妻子也像父亲一样,吃住在陵园,一年365天,几乎不曾离开。
“现在,我是沿着父亲走过的路在走下去。”张曰平说,每天重复着父亲做过的事,清除杂草、擦擦墓碑,感觉父亲还在和他一起守护这些烈士。
将烈士视为自己家人
守护烈士墓也是守护自己的初心
安葬在陵园的48名烈士,除了赵伊坪和秦保三,其他烈士因种种原因都未留下名字。
据张曰平介绍,原来,每位烈士的坟前都有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烈士的名字和住址。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场大暴雨把木牌全部冲走。46名烈士,成为了无名烈士。
“我父亲这一辈子都在奔波,为烈士寻找后人。”张曰平说,有一位烈士名叫栗怀玉,父亲从未放弃过寻找他的后人,数次骑自行车去莘县寻找。不过,那时候栗怀玉烈士的家人迁居东北,一直未找到。
直到2017年,烈士后人看到关于张洪珠和张曰平父子两人接力守陵的报道后,栗怀玉烈士的孙子栗庆林找到了张曰平,这件事才算是尘埃落定。
“我祖母在东北去世,临终前还交代我父亲一定要找到我祖父。父亲栗洪安2013年去世了,生前最牵挂的就是这件事。”栗庆林说。
对栗庆林来说,如今找到了祖父的埋骨之处,兄弟四人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秦胜春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是烈士秦保三的儿子,老人退休后定居聊城,只要身体允许,老人每年都会到纪念馆为父亲扫墓。
“只要一想到父亲就在这里,我就感觉自己是有依靠的。”秦胜春老人曾如此说到。
秦胜春老人年纪大了,又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响应政府号召,这两年清明节老人都委托张曰平代为祭扫。
张曰平这些年守着陵园很尽心,让他代为祭扫秦胜春老人也很放心。
“这些年辛苦曰平大哥一家了。”栗庆林说。
张曰平告诉记者说,父亲去世后,他就接过了这份责任,这些烈士也都是他的家人。
如今,高唐县琉璃寺镇战斗纪念馆,被列为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时,有参观者来访,张曰平就是义务讲解员。
张曰平说,他1987年入党,是一名已有34党龄的老党员了。每年清明节、暑假,来祭扫烈士墓的学生很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4月14日,张曰平还到琉璃寺中学给全校师生去做一次演讲。张曰平希望孩子们能铭记历史,今后努力成为国之栋梁。
“我会继续守护这些烈士,以后我没了,还有我的儿子。”张曰平说,在这里,他们守护的是对烈士的敬仰,守护的也是自己的一颗初心。
来源:聊城晚报
网编: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