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我身边的英烈”主题征集活动二等奖作品展示(一)

2022-02-10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

二等奖文章作品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褚仪琳

一部电影、一群战士、一座仓库、一位团长被大众所熟知。这部电影叫《八佰》,这座仓库叫做四行仓库,这群为国献身的战士叫做八百壮士,这位团长,就是我的曾外祖父,谢晋元将军。

谢晋元将军的家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存亡之秋,如果军人无担当,则“子孙无噍类矣”,意思是后人都要当亡国奴,再无尊严,再无生存空间了。因此他异常决绝地保卫国家,捍卫民族。曾外祖母也以行动全力支持,一个生长在上海,毕业于务本女校的“千金小姐”来到曾外公的老家,“脱下了旗袍高跟鞋,摘下了首饰细软,换上当地客家农妇的粗布衣衫,从头开始学做农活”,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毅然扛起了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只为让抗战前线的丈夫不再担忧家庭而一心为国尽忠。

我的外公,谢晋元将军次子谢继民先生,写了很多书和文章,策划、参加各类纪念活动,缅怀抗日英烈,记叙家国历史。他常对儿孙们说“当时我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太爷爷做的事情能够记下来,让你们一代一代的能够了解,能够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家的家史,也是国家民族的历史。要把太爷爷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通过你们传承下去。”

外公还时常感念党对我们全家的恩情。1938年,毛主席题词“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市长为曾外祖母一家安排住房和工作,迁修曾外公之墓,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民政部将“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我想,曾外公如果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他所深爱的祖国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他的家乡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热土,他曾用生命捍卫的上海日新月异,成为国际一流大都市,一定会无比欣慰。而我想告诉他,这盛世,如您所愿。

2019年,我有幸成为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一名学生。这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厚积淀的百年名校,校史几乎与中华民族近代奋斗史同步。“五四”“五卅”时期,进步师生投身反帝斗争和革命。抗战胜利后,建立了上海最早的中共学校党组织之一晋元地下党支部。这些精神财富弘扬、积淀、传承至今。

学校每年暑假安排开展研学活动,南线前往蕉岭“追寻将军足迹”,寻访谢晋元将军故居。北线“弘扬铁军精神”,前往江苏踏上新四军战斗过的土地,缅怀先烈。我仿佛看到先烈们在历史的征途中,在坎坷中奋勇前行,在斗争中浴火涅槃,他们是英勇的斗士。

学校每年在清明节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都会举行祭扫英烈活动。今年清明,我和老师同学们前往宋庆龄陵园,祭扫谢晋元将军及其他爱国先烈之墓,比起和家人一起前往,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光荣与责任。

百年晋元,百年荣光。爱国情怀与报国担当在晋元师生中薪火相传。众多晋元学子在国际赛场为中华争光,为母校添彩。十八年来,我校已经有4412名师生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上海市528例成功捐献志愿者中就有12位出自晋元。这些来自青春躯体的干细胞在生命的传递中实现了爱的升华,是晋元人对青春和奉献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寄语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知当下幸福美好和繁荣昌盛,是先烈们的奋斗和牺牲所铸就,我辈定不负先辈之期望,将他们的志向与憧憬承载于心,报艰险以信仰,踏上这未知的万里前程。

我已成为高三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以最好的状态接受祖国挑选,这些都是我十八岁的梦想!鲁迅先生说过:“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今日,星火已然燎原,我,仍是要成为一束光!


二等奖摄影作品

《我身边的英烈(组图)》

孙善文

在青纱帐后面有无数的英雄烈士。镜头记录了山东枣庄革命老区的参战老兵代表(每组照片最右侧为掌纹陶板照片)。


二等奖绘画作品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吴国栋

图为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英勇牺牲的陈祥榕烈士肖像。“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陈祥榕18岁时写下的战斗口号。画中陈祥榕正在吃他最爱的橘子,一双清澈的双眼透漏着坚韧不拔的神情。背景由蓝绿色构成,象征着陈祥榕烈士清澈的心。


二等奖视频作品

《找哥哥》

刘晓文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