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网"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聆听延庆老兵故事!(二)

2020-11-04 来源:延庆融媒
分享: 0

11月2日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聆听延庆老兵故事!(一)

他们的故事

是不是很触动人心~

是否还想追溯英雄的时代印记

今天

咱们继续来追忆这些延庆老兵

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


岳留尚:

旧县镇东羊坊村人,1932年10月出生,1948年参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64军后勤医疗三所副班长;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入朝,1954年回国;1955年复员,曾荣立三等功二次。

1951年1月,岳留尚跟随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队伍进入朝鲜,他主要负责抢救伤病员和后勤补给工作。在朝鲜战场上,岳留尚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虽然没有冲在前线,但是,后勤保障工作和前线拼杀同样艰难危险。岳留尚和战友们不分昼夜,抓住一切机会,给前线的战士们送饭、送水、送药品。很多后勤医疗所的战士们牺牲在送东西的途中,战士们牺牲一个便会有另一个背起物资继续出发,进行生命的接力。

为了鼓励岳留尚英勇无畏、抢救伤病员的精神,组织授予他三等功。在反击战中,岳留尚又因吃苦在前、甘于奉献,再立三等功。


王玉起:

四海镇四海村人,1931年5月出生,1948年10月参军,属华北军区。1950年10月入朝,1955年退伍。

1950年10月,王玉起随部队入朝,担任志愿军卫生队的卫生员。领导看他灵活机智,就让王玉起做战地卫生员。他说:“我们战地卫生员每次战斗,都要和打前锋的战友一起上战场。在阵地上,听着子弹嗖嗖地从头顶上飞过去,谁也不敢轻易冒头,即使是这样,还经常受伤”。

据王玉起老人说,抗美援朝时,条件十分艰苦,他们战地卫生员只有一些简单的止血药、绷带和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树枝。因绷带紧缺,卫生队的战友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由于王玉起表现突出,部队授予他三等功。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王玉起回到祖国。1955年退伍回乡。


尤信武:

香营乡后所屯村人,1930年12月出生。1948年5月参军,隶属晋察冀独立团。1950年入朝,任卫生员,1953年复员。

1930年出生在延庆香营乡后所屯村,13岁加入儿童团,他胆大心细,头脑灵活,又能认识几个字,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1948年5月,刚满18岁的尤信武成为晋察冀独立团的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尤信武被编入空军第三师卫生队入朝。在空军部队里,尤信武负责部队的医疗卫生及飞行员的保健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虽然是常规琐事,但是他都是一丝不苟,总会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

1953年复员后,他先后在莆青县龙田机场卫生队、广州水电总医院做护理工作,1956年回到家乡。


王全海:

延庆镇孟庄村人,1930年2月出生,1949年1月参军,42军125师留守处战士,参加过南下剿匪,到过安阳、洛阳,1951年10月坐火车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电话兵,在前沿阵地架线,睡坑道、吃冷饭,飞机来了就藏在大树下,每次架线都是黑夜,背着线架子,匍匐前进,别人戏称“耗子兵”,打完仗还得把电话线撤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事,经常有电话兵在撤线中牺牲,1952年9月复员回村。


马万广:

康庄镇三街村人,1934年5月6日出生。1951年4月入伍,曾在炮兵33师部。1953年入朝,1957年回国,分配到太原钢铁公司开车,1962年回村。


何运通:

康庄镇西红寺村人,1929年3月14日出生。1948年12月30日在张家口参军,参加过解放太原战斗。1949年入党,1950年10月随部队入朝。曾在66军198师8团2营机炮连。1951年3月回国,1955年7月复员。


卢振奎:

刘斌堡乡马道梁村人,1929年12月出生,1947年入伍,中央炮兵21师。1951年入朝,1957年转业。


吴纯明:

刘斌堡乡刘斌堡村人,1932年5月出生,1948年3月入伍,1951年入朝。曾任68军204师610团一营营部班长。一次晚上执行巡逻任务被炮弹炸伤胳膊,后回国养伤,1952年复员,七级残疾。


郑德森:

刘斌堡乡刘斌堡村人,1929年11月出生,1948年入伍,曾任68军204师610团九连副排长。1951年入朝,1953年7月回国。曾在朝鲜东线作战,和美七师打仗三天三夜,荣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复员。


马集利:

延庆镇石河营村人,1935年出生。1951年5月参军,在部队任医务兵。1952年11月退伍回家。虽然当兵时间不长,但老人曾和其他6位战友到朝鲜战场上接过5000名伤员并护送到北京华北军区附属医院。


向全国的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致敬!


来源:延庆融媒

编辑:王红

网络编辑:高飞